杨伯民劳模创新工作室获评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示范性创新工作室

  2023年5月17日,中国机械冶金建材职工技术协会召开第五届二次会员代表大会,会上对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示范性创新工作室、行业工匠进行了颁奖,中建材(宜兴)新能源有限公司杨伯民劳模创新工作室获评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示范性创新工作室。

 

  杨伯民劳模创新工作室以江苏省劳动模范杨伯民为带头人,聚集了128名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业务和技术骨干,在新品研发、工艺革新、节能减排和队伍建设等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打造了企业发展的“加速器”、技术创新的“催化剂”和职工成长的“加油站”。

创新引领,打造技术攻关的前沿阵地

  工作室聚焦企业创新发展要求,不断探寻行业新突破、技术新迭代、产品新升级。为打破国内外薄玻璃生产技术瓶颈,杨伯民带领技术团队日夜攻关,于2017年4月成功量产1.5mm世界最薄光伏玻璃,填补了国际空白,开创了光伏玻璃轻量化的新纪元。

  近年来,工作室继续探索新路,自主研发了激光打孔、丝网印刷、双层镀膜等行业先进技术和深加工制水与污水循环处理系统等设备,联合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等开展《新型太阳能超薄光伏玻璃及轻量化双玻组件模组一体化工艺技术及装备开发项目》研发,荣获了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硅酸盐学会建筑材料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牢牢掌握了行业内的领军产品、技术和设备,超薄光伏玻璃生产技术越发成熟。目前,宜兴新能源已成为超薄光伏玻璃基板材料行业的领军企业,整体技术水平领跑全球。

精益运营,做好降本增效的管理文章

  工作室坚持以效益为导向,深挖内潜,立足企业实际,推行精细化管理,打出了企业降本增效组合拳。

  工作室扎实开展 “小改小革”创新活动,紧紧围绕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中的重点、难点,以岗位为舞台,在设备改造、工艺改进、技术发明方面持续发力,近三年有效实施了81项创新技改项目,为提质增效提供动力源;同时通过推广使用铁托盘、管控深加工电耗、进行窑炉节能优化等精细措施,促进循环利用、强化能耗管理,公司近三年累计增收节支近8000万元。

智造转型,搭建数字应用的领航平台

  为落实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战略规划,工作室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联合开发超薄光伏玻璃基板材料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应用智慧管理平台,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入企业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运营全过程,建立了以工业通信网络为基础、装备智能化为核心的智慧工厂,引领了光伏玻璃行业智能化潮流,企业运营成本降低54.55%,办公效率平均提高65%,生产效率提高62.26%,单位产值能耗降低51.86%,用工成本降低32.13%。

  该项目是业内唯一一个入选2018年度工信部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的项目,2021年顺利通过验收,获得工信部专项资金奖励补助1400万元,2022年入选工信部建材工业智能制造数字转型典型案例,荣获了工信部2021年度智能制造优秀场景、2021-2022年度建材行业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等多项荣誉。

匠心传承,缔造人才成长的培养摇篮

  工作室做好创新创效工作的同时,注重专业人才培养,通过深入实施“双创双提升”行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劳模工匠的“传帮带”作用,让广大职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形成“党员带头、骨干跟进、全员争先”的良好氛围;通过深化产学研融合机制,与江苏大学等多所科研院所联合建立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并定期聘请专家、教授授课,培训指导工艺技术、管理方法、创新理论等相关知识,推动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职工队伍建设;通过完善科研成果管理办法、技术管理奖励制度等,大幅提升小改小革、专利论文等各项科研创新奖励上限,并推行专利申请即奖励机制,营造浓厚群创氛围,激发全员创新创效活力。

  工作室共培养出了1个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创新百强班组,1名正高级工程师、3名高级工程师、8名中级工程师,7名宜兴工匠、科技创新先进个人、双十佳班组长,共申请专利88项,授权61项,在《玻璃》等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29篇。

  此次获评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示范性创新工作室是对工作室突出的创新能力和显著的工作成效的重大肯定。工作室将珍惜荣誉、再接再厉,继续发挥示范引领、集智创新、协同攻关、传承技能、培育精神等功能,力争取得科技创新、项目攻关、人才培育的新成果,不断引领行业变革新发展!

中建材(宜兴)新能源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7032001号-1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常见问题解答